繁华落尽

花发多风雨 | 天道、地气、人心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最是人间留不住—记中老年李白

觉得《长三》的中老年李白(入仕鬓微霜款)塑造得真的很好,谁懂。

二刷电影后,越想他在酒楼奏乐那一段越心酸…他问“那我何时回天上去啊?”

——最是人间留不住。

繁华已成镜花水月,李唐王朝摇摇欲坠。


电影中,他去长安前,就得知安禄山要造反,他说他要去长安告诉皇帝。然而他到了长安,却只有机会在酒楼醉生梦死。

历史上,他想先入仕再出仕,功成身退。“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後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他写《远别离》讽谏“君权旁落”…无用。他还是只担了个“不涉政”的供帝王消遣的职。

电影中的高适问:他这一醉,何时能醒?

电影中的李白不能醒,不愿醒。


——你感受到他潇洒背后的痛苦了吗?

初看电影,我因为《将进酒》的壮阔瑰丽而激动。二刷电影我却为了《将进酒》之后那句“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而流泪…


但李白之所以是李白。可能就是,他虽然心里有苦涩,但总有一股子天真浪漫。

他好像永远可以从打击中站起来,饮一壶酒就变为那个少年感满满的侠客,浪漫至死不渝。

历史类冷配对推文【含历史剧向】

有些人放在一起,也不一定CP向,CB向就够美好。毕竟人类的情感组成是多元的。爱情并不是唯一。


先秦

庄子&惠子

《庄子》读到 “郢人斫垩”故事时,是真的鼻子一酸。惠子去后,再也没有能和庄子吵架的人了啊。 

是我第一次强烈地感知“知己”这个词的内涵。



西汉 

霍去病&卫青

哪一本同人里看到的吧:是他们给了后代将领铿钪有力道出“犯我强汉者 虽远必诛”的底气。

两位自带匈奴GPS。

大汉双璧!!推文《汉大故事》。也是我的入坑作吧。后来入手了实体书,很快乐。

霍卫霍虽然不是美帝,但每年都有热爱的人为他们产出,围观tag的在下觉得很幸运。

期待:自己有朝一日为他们产一篇粮。



三国   

亮瑜亮

他俩正史好像关系不大。罗贯中拉郎成功。

多亏某游戏,他们热度很高了。

推两篇演义向的晋江文:《曲有误》&《周郎顾》。

我到现在都惦记我明明付款最后却没寄到我手上的同人本《剔银灯》!!(那时候年纪小,快件丢了,都没再去找商家要说法。)

也惦记没能收到柳画家的《亮瑜无双》。我一个孔明粉为什么偏偏收的是《策瑜天下》啊,锤桌。。。。。。


亮懿亮

司马氏一家是丞相吹,不是秘密(。)

听说空城计是假的。但是很多影视里仲达把亮吹成神人。。。。。。

其实是最近对司马懿感兴趣。

我曾经也因为军师联盟吃过一口丕懿丕的,可惜,就一口,迅速变丕甄。

多亏某游戏,这对tag建设也红红火火。



魏晋

山巨源&嵇叔夜

“巨源在,汝不孤矣。”

“为君思之久矣。”

看材料看得泪目,谁懂。

他们有各自的路需要走。可是世事变化,他们的友谊却是不变的。

知交组!!

嵇延祖&司马衷

——不要洗,那是嵇侍中的血。

嵇家父子啊。

前者Lofter有一篇关于山巨源将嵇叔夜的剑传给嵇延祖的。后者Lofter有一篇五十问,非常天真可爱的小皇帝。

期待:自己今年就能为他们写点东西!



李白&王维

可能同年出生,前后一年分别离世。

一个道家潇洒,一个禅门隐逸。

一个因为家世无法科举,一个贵族出身科举状元。

有着多名共同好友,但好像两个人没什么直接联系,听说讨厌彼此。

两个天才。很有意思。。。。。。

我只是脑补这两个人待在同一个场景但画风明显不同的情境,微妙。

一点吐槽:从来没能get到李杜CP向的嗑点。李杜CB向当然可。各种文章李杜并提啊。但可能就是杜甫在友情方面表达得太热烈了,而李白太潇洒了,满天下交友。。。。我个人目前的爱情观:张力很重要。三角理论里的“激情”元素在我看来是爱情能萌芽的主要因素。在嗑脆皮鸭的时候,我真的不太嗑只有“亲密”和“承诺”元素的那种。



九五

荔枝和武皇。

我对这俩最初的印象:“他是有多喜欢她,才会把父亲的女人接进皇宫,还让她做了皇后。”

看过一些tag里的史料科普,荔枝身体弱但确实有政治才能。前期,荔枝应该为武皇的政治经验条贡献良多吧。。。。至少他真的给了她施展的舞台。

即使有很多政治因素。但我觉得在那种政治环境下,荔枝对武皇的箭头算很粗了。

武皇对荔枝,嗯,我不知道啊。但好歹还是合葬了。。。。。。

我喜欢LOFTER里一篇关于“兔子”的小文章。


这是影视的人设向!《大明王朝1566》里严嵩作为恩师对胡部堂的拿捏震到我了。胡部堂左右为难,真令人心疼。

真的很想把严嵩的人设轴年轻点,然后写一下这对师生的官场拉扯。(但我目前还没那个脑子。。。。)



皇太极x多尔衮  

强强,相爱相杀!还是“情敌”!其实这两人历史方面的资料,我是真的了解不多。最开始收了韩露的漫画本子,讲:福临惨遭多尔衮代餐(福临长成性转大玉儿的模样)。至今记得福临被多尔衮XXOO后歇斯底里质问他“你可知何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小时候嗑CP哪想那么多,刺激就好了。本来想找多尔衮和福临其他的文,搜了好久,没有。最后找到了一篇考据,笔力佳,行文大气的多尔衮x皇太极。我:…吃着还挺香。文名:《青史成灰》。 多尔衮原装重生回去,算计皇太极。

一点吐槽:多尔衮被福临开棺戮尸。这学的该不是明朝宅男吧。师生变怨偶(…)


四八

这对,历史真是没什么好嗑的。我当初只是喜欢人设性格。 冷面寡情 x 温润如玉。 

但既然很久以前就因为同人文入坑,我也没必要再拆自己CP。。。。。。

推文:《囚龙》。用古色古香的文笔讲了一个极其狗血的故事。四,口是心非,八,宁死不屈。八爷虽然惨遭四一个人的蹂躏还揣了包子(…刺激啊),但始终怀着恨意算计着四爷。酸爽,八爷稳住了那种表面温雅实则狠毒的设定。《皇城故人》温馨。四八魂穿顺治董鄂。八爷笑眯眯磋磨康师傅。

两篇文的作者都是焦糖布丁。她好神奇。一边情节撒狗血,一边又能稳住四八人设。我真的很喜欢她笔下 那个一直野心勃勃(想当皇上,而不是轻易放弃要去辅佐什么的),特别反抗四爷的八。


和纪和

铁纪电视剧。主要,CB向。

b站这俩的视频,通常都放一个“太极图案”。切意啊。

目前在刷第一季。对和珅,有爱但确实恨。爱他的搞笑(感谢演员),爱他是个能臣,恨他以及他代表的无耻贪官。

他背后无数的贪官,并非能臣啊!!!

悲哀的是,在吃人的制度下,帝王需要这样的大贪官作为朝堂的一部分力量,往往是主导力量,去制衡。。。。。。

纪晓岚与和珅的斗嘴,颇具深意。


近代    

“政治立场,不影响私人交情。”想起这句评价,还是记录一下这两个人。虽然现在再看这句,会严谨地把“交情”改成“评价”。一个有才者对另一个有才者由衷地肯定,以及遗憾彼此无法同行。

校长与主任,黄埔年少,意气风发啊。曾经相同的早餐,双十二后落笔于日记“一别多年,未免生情”,到最后也未能完成的刺杀。

唉。有时候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他们只是很短暂地交汇了一下。但我还是愿意相信,有些人是令人情不自禁惆怅缅怀的。

指,校长对主任的粗箭头。主任对校长的态度嘛…我真不知道啊,主任人格魅力拉得太满了啊,对主任好的人太多了啊(夺笋)

推文:《惘然记》。AO3,全。


原来想做饭的坑,也没那么多啊。松了一口气(?)以前希望:年纪长,见识也长进后能够为喜欢的每一对冷配对,都写点东西!现在发现:有些配对,并不需要这种操作啦!!配对出处就足够令人着迷,或者镇圈文已经吃得很满足了哈哈。

最后一点吐槽:历史类我真的极少嗑君臣CP。我喜欢“士为知己者死”。但我讨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Tag怎么只能打十个呢。

配对无差!!

日月大学 | 致理想

法律系黑面高材生海瑞和医学系高岭之花李时珍还有新闻系那位笑起来令人如沐春风的系草王用汲,是极好的朋友这件事,整个“日月”大学都知道。

缘由?

他们仨去年共同潜入偏远山村两个多月,勘寻蛛丝马迹最终合警方之力救出被拐多年的妇女。

 


山村缺医药。最初的线索正是李时珍无偿诊治村民的时候察觉出来的——粗暴的汉子,受伤的孩子还有一闪而过不能轻易在外人之前露面的女人。

被救出的妇人,陈伤累累、新痕又添,李时珍跟进对她们的治疗。

“我只能治她们的外伤。”

“日月大学”的学生没少评价穿白大褂的李时珍气质太过凛冽看起来格外吓人,而那日穿白大褂的李时珍声线似乎仍旧很平稳——他很快便要去巡病房——但他的眸色很深。

 


“我们来治人心。”



海瑞给人设套的话术以及侦查的能力让警局局长大为赞赏并且感慨海瑞选错了院校。

海瑞很沉静,他告诉过友人:当律师,束缚少,他能为之发声的机会更多。

海瑞将涉拐卖案的环节一一截断钉上了法庭的罪罚柱。他后来又把一份 妇女保护 的法律条例增修提议递交有关部门。

“我一定要提出来。就算无法立即推行,但总有一天那些需要被关注被维护的,会得到法律的支撑。”

 


那份法律提议的资料,是王用汲同海瑞一起熬着凉秋的大夜查找并且进行梳理的。海瑞奋笔疾书条例内容的时候,王用汲常去探望她们。

王用汲给她们削苹果,他弯着一双温柔的桃花眸同她们学她们家乡的方言,然后不甚利落地用方言唱歌给她们听。她们听着听着便落下泪来。他轻轻拍拍她们的肩头,有时避开转出去,转回病房的时候,怀中捧着鲜花。那阵子他读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但更多的时候叹书本怎么能尽言人情复杂呢?

海瑞将提议递出去的时候,王用汲征得了她们的同意,开始着手写新闻报道。话题沉重,他几次撂笔。他最终还是写下去了。他隐去她们的特征,带过她们的形迹。而将笔化为刀剑划开沉默的遮帘,刺向那些作恶者,去诘问人性,去诘问公众的良心。

 

#

等到王用汲写的那篇新闻占据报纸社会栏版面的时候,寒假都结束了,三人步入大三下学期。电台记者追进了“日月”大学的校园,想要他们接受专访,三人一致拒绝。海、王、李都不曾看重名利,大一大二由于种种原因被排进了“校园名人榜”,王用汲对旁人瞩目习以为常,但只想搞学术的李时珍和只想搞法律条例海瑞多多少少有些烦恼。后来还是与王父为知交的警局局长接过了在电台弄“专题宣讲”的工作。

 

“只留暗号给局里,先带了你同学入山村,倒真是敢做。”老局长感慨,“也是,也就年轻气盛。”

 

——确实年轻,但他们将并肩奋斗,至死也可气盛。

 

#大一那年暑假

李时珍:我要成为优秀的大夫,救死扶伤!

海瑞:我要成为正直无畏的律师,为无辜受害者争取应有的权益!

王用汲:我要成为出色的记者,让更多边缘的人被“看见”,也要让像你们这样的“义士”之举被看见!

彼时夕阳热烈燃烧,他们相视一笑,欢呼着冲向大海,任夏风鼓起少年衣衫下摆,意气风发好时光。

 

#

王用汲:温柔系草,家教很好。但写新闻报道时言辞犀利。校学生会新宣部负责人。

李时珍:不苟言笑,面冷心热系。少男少女送的情书礼物从来不拆 原数奉还,但如果有人旧疾缠身,他会很认真严肃地跟对方研讨调养方法。

海瑞:海南人,强日晒,真汉子不防护,高中毕业前一直帮母亲下地干农活。初至北方的“日月”大学时,面皮黝黑是真的黝黑。校学生会权益服务部门的负责人。


**

tag里之前有绘者绘过1566人物进入现代校园的图,灵感源于此。

对电视剧里这三人的印象便是:理想主义不死。

若我概括这三人的组合:知交组,济世组。